IVF囊胚期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囊胚腔的大小和是否孵化,以及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的质量分级。
囊胚期的胚胎可以根据囊胚腔的大小和是否孵化分为六个时期:
1. 早期有腔室囊胚(1期):囊胚腔小于胚胎总体积的1/2
2. 囊胚腔体积大于或等于胚胎总体积的1/2(2期)
3. 完全扩张囊胚(3期):囊胚腔完全占据了胚胎的总体积
4. 扩张囊胚(4期):囊胚腔完全充满胚胎,胚胎总体积变大,透明带变薄
5. 正在孵出的囊胚(5期):囊胚的一部分从透明带中逸出
6. 孵出的囊胚(6期):囊胚全部从透明带中逸出
除了根据囊胚腔的大小和是否孵化来判断囊胚发育阶段外,还需要对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进行质量分级。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,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分化发育为胎盘。
内细胞团分级:
- A级:细胞数目多,排列紧密
- B级:细胞数目少,排列松散
- C级:细胞数目很少
滋养层细胞分级:
- A级:上皮细胞层由较多的细胞组成,结构致密
- B级:上皮细胞层由不多的细胞组成,结构松散
- C级:上皮细胞层由稀疏的细胞组成
通常来说,囊胚的级别越高、质量越好,移植后其怀孕率越高。
IVF囊胚期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囊胚腔的大小和是否孵化
- 1期:早期有腔室囊胚,囊胚腔小于胚胎总体积的1/2
- 2期:囊胚腔体积大于或等于胚胎总体积的1/2
- 3期:完全扩张囊胚,囊胚腔完全占据了胚胎的总体积
- 4期:扩张囊胚,囊胚腔完全充满胚胎
- 5期:正在孵出的囊胚
- 6期:孵出的囊胚
2. 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的质量分级
- 内细胞团分级:A级、B级、C级
- 滋养层细胞分级:A级、B级、C级
这些标准有助于医生选择最优质的胚胎进行移植,从而提高成功率。
上一篇:IVF胚胎培养成功率的影响因素
下一篇:美国IVF保险理赔流程